七月初,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多个国家加征关税,日本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,毫无意外地成为了首批遭遇这一政策的国家之一。特别是25%的高额关税盟牛配资,无疑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压力,成为一场不容忽视的冲击。
然而,美国的施压远不止是关税这一项。在经贸和安全两大领域的双重压力下,日本首相石破茂在7月11日公开表示,必须摆脱对美国的依赖,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这一罕见的“反美”表态,是否预示着美日同盟关系开始出现裂痕?
双重绞索
展开剩余85%在7月9日的街头,石破茂站在临时搭起的简易讲台上,手持扩音器,激昂地发表演讲,场面异常引人注目。自从前首相安倍晋三街头遭遇刺杀之后,日本的政治领导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街头,这使得石破茂的言辞显得尤为罕见。
石破茂的言论并没有因地位的高低而有所保留,反而在特朗普政府宣布8月1日起对日输美商品全面加征25%关税的消息传出后,显得尤为直接。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信函刚一发出,石破茂便迅速带领民众响应,公开表示,日本必须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。这一强烈的反应迅速点燃了抗议的火焰,现场气氛瞬间升温。
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加剧了日本的经济困境。除了高达25%的关税外,美方还提出要求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,并放宽高技术领域的出口限制。这些附加条件无异于要求日本自断产业根基,削弱其经济自主权。日本经济学者指出,若关税政策生效,日本的汽车产业将面临超过万亿日元的年度损失,数百万就业岗位也将受到波及。
与此同时,在安全领域,美国的压力同样无孔不入。特朗普多次公开斥责日韩“搭便车”,强烈要求增加防务预算和驻军费分担。当韩国被要求将军费分摊额度提高到原来的50倍时,日本也遭遇了天文数字般的账单。这种类似“保护费”的勒索让日本媒体公开批评美国背弃了盟友应有的道义。
面对贸易与安全双重施压,日本不仅经济受损,连战略安全也被置于极大的不确定性之中。美国似乎希望通过这种双重手段,将日本逼入一个“非要服从不可”的境地。
绝地反击
面对美国日益严苛的要求,石破茂在7月8日的紧急内阁会议上严正表态,认为美方的要求令人遗憾,完全无法接受。次日,他毫不犹豫地走上街头,将外交层面的交涉转化为一场全民动员。面对民众盟牛配资,石破茂直言不讳,称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不仅仅是经济问题,更是国家尊严的博弈。他坚决表示,不能容忍被美国轻视,即使是盟友,日本也有义务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。
这一表态得到了民众的热烈响应,街头的声音此起彼伏,反映了日本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与不满。这不仅仅是对美国施压的强烈反应,更是对国内凝聚力的一次战略呼唤。经济困境下,沉默只会助长施压者的气焰,反而激起了日本社会的强烈反弹。
同盟裂痕
特朗普政府持续的单边施压,已经在日韩社会层面引发了信任危机。根据日本《读卖新闻》6月底的民调显示,民众对美国的信任度跌至22%,创下本世纪新低,而不信任美国的比例则急剧上升至68%。同时,《朝日新闻》的调查也表明,近七成日本人认为日本的外交政策应当更加独立自主,而非一味依赖美国。
韩国的情况与日本类似,韩国社会对美国的信任度也在逐步下降,尤其是美国优先政策让韩国民众对美国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虑。近期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原计划于7月访问日韩,但在临行前突然取消,这一举动被韩国媒体解读为美韩关系出现裂痕的信号。尽管鲁比奥事后坚称美日关系非常稳固,并否认对日本施加了过大的压力,但这一回应显得有些苍白无力,无法平息日方的疑虑。
日本媒体也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提出了批评,日经亚洲网站更是直言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破了日本对美日“特殊关系”的幻想。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对此发表意见,认为盲目追随或贸然脱钩都不可取,增强日本的独立性,减少对美依赖,才是务实之道。
当保护者变成了索取者,信任的裂痕也从经济领域蔓延到了战略领域。石破茂的街头呐喊,不仅仅是一场关税争端,它反映了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自主意识的觉醒。这一事件或许是日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国际地位、摆脱过度依赖的一个转折点。
在这一过程中,日本财务省悄然调整了外汇储备结构,韩国则加速推进国防自主化。这些静默的行动无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——当同盟关系被一方压迫时,另一方开始寻求自己的出路。
全球化时代的同盟关系,本应是平等合作、共担风险的伙伴关系,而非单方面的索取。石破茂的街头宣言无疑标志着历史的转折点:当盟友开始挣脱保护伞,直面挑战时,美国或许该重新审视如何通过尊重来赢得真正的伙伴关系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